Tuesday, February 12, 2008

雪見.京都之一

春櫻夏流水,秋葉冬細雪。

flurries

是說我真的念了一百遍,要下雪、要下雪、要下雪,行前每隔幾小時就去查各大氣象預報網站,真的很有可能會下雪!然後就在從關西機場開往京都的Haruka特快車上,目睹了這輩子第一次看到的,這樣性急的雪。

說它性急,是因為天還沒黑全邊,它就急急地下,起初以為是Haruka速度快,所以才讓雪下得斜,不過細看,風真的挺大,讓雪整個是斜飛的,那邊的天空還有一半是藍底白雲,這邊說是驟雪,倒也不誇張。而且一時大一時小,真的很像在台灣開車,常碰到一段路下大雨,才出了個山洞,這頭路卻是乾的。

我說,難怪我在MSN網站上查到的京都天氣寫著:flurries,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這個字,還去查字典,說是「小陣雪」。

陣雨聽得多了,陣雪、小陣雪,感覺倒是新鮮。雖然不知道這種一時晴一時雪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就是flurries,不過感覺小陣雪形容得也算貼切。

Haruka到站的時候,感覺雪勢有點給它消減,我在車上就開始三心二意。

要先去預定的住處check in咧,還是先餵飽已經飢哩咕嚕的五臟廟?

如果正在下雪,當然得把握時間開開雪景的眼界,趕快去check in、趕快去玩耍;如果雪已經停了,反正冷得要死,當然得先秣馬才能勵兵。

結果走出車廂沒多久,天上像是有人不要命地對著車站狂撒雪末,一片片沒點重量卻冷吱吱的雪片在狂風相伴下,不停地颳進車站裡。

是怎樣?雖然我念了一百遍要下雪,也不用這麼受歡迎吧?

總之,儘管真的下雪了,尤其同行的兩位美女是第一次碰到下雪,但是總覺得狂風亂撒的雪颳得大家有點小狼狽,沒多久就凍得鼻紅唇紫臉色僵,毫無異議地快速搭上計程車趕往預定的住所。

說也奇怪,現在想想,好像離開車站大雪就停了,這雪的歡迎式,實在熱情得讓人招架不住。

東山IVY

預定的住所,不是一般的飯店,不過它其實也是我選擇在一年之內再訪京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。

「東山IVY」自稱是彈性化公寓,就是出租公寓的概念,只是出租合約及價格是以日計算,而非以月計算,我們3個女生1個房間,住宿6天5夜,全部租金是32,400日圓,一個人大約台幣3千出頭,我個人是覺得價格挺親切,加上它每個房間都是獨立衛浴、廚房兼備的小套房,家電用具齊全,真的是一級棒的小而美。

記得我剛進房間,脫了鞋子之後,還用手摸了摸光潔如新的地板,有沒有這麼誇張的啊,這地板真的是變態的乾淨,就是不用墊子坐地上都不會覺得髒。

房間內雖然都是用便宜建材,但是幾乎都是新裝潢、而且好清潔的那種,同時也看得出來清潔人員很努力保持整潔如新。說是像大學宿舍,也該是像新學校新大樓研究生宿舍的那種。

東山IVY只有19間房間,所以出入也不至於太複雜,事實上,是有點給它太台了一點,在這裡活動的幾天內,整個就覺得它是台灣館——遇到的都是台灣人……留言簿都是中文……

雖然負責接待的人不會講中文,但是用中文講數字倒是挺清楚的……3萬2千4百圓……呵呵,同行的P美女說,數字日文我也會啊,san-man-ni-sen-yon-hyaku……科科科(額上三條黑線落下來)

這地方真的找不太到什麼好挑剔的,很多便利、貼心的地方,幾乎都是超乎預期,例如,房間的小廚房裡啥都有,鍋碗瓢盆杯盤碗蓋湯勺麵夾應有盡有,就是沒有筷子,本來想說它要環保,加上筷子有點私密,所以沒提供,幾天裡3個女人想盡辦法A便利商店的免洗筷,甚至連居酒屋裡沒人坐的座位上的筷子都想污過。

最後一天晚上,我突然打開小廚房水槽上方的櫥櫃,發現了一個分類收納盤,裡面有4支湯匙、4支叉子,我嚷嚷,這裡有叉子啊~我們到處污筷子是為啥?

V小姐無辜地說,我有看到叉子,我以為你要用筷子……OK,最後一晚了,下次再來用它的叉子吧。

話說房間裡的小家電,最常用到的還是微波爐,冬天裡這東西真是超好用,除了早餐、飲料外,晚上還拿來溫熱水對梅酒喝;小烤箱也很讚,雖然是燦坤牌,但是烤東西還挺快的,事實上它也只烤過一個東西,就是大蔥。

烤大蔥

京野菜在日本很有名,雖然不知道為什麼,不過第一天在錦小路吃到烏龍麵裡的大蔥,媽呀~這輩子沒吃過這麼甜的蔥,後來在路邊小商店看到賣大蔥,就買了帶回房間烤,這東西超讚的,現在想想有點惱,竟然忘了拍照存證。

這大蔥,不諳廚藝的P美女以為它是蒜,事實上,外型真的很像台灣的蒜苗,因為台灣也沒這麼粗、白莖這麼長的蔥,但它真的是蔥,因此姑且稱它為大蔥。

大蔥看起來跟蒜苗一樣粗,但是口感跟蔥一樣細嫩多汁,烤起來吃有點像洋蔥,卻完全沒有辛辣,一整個就是甜,本來還擔心沒有佐料,P美女捐獻了飛機上帶下來的飛機餐佐料包,卻完全沒有派上用場,不用加鹽加醬油,味道就夠讚了。配溫梅酒,更是一整個完美。

千枚漬


第1天計畫要去錦小路,一個我一直懷疑我可能去過的地方。

我說,錦小路號稱是京都的廚房,當然要在第一天去,採買之後放在冰箱,這幾天在房間裡就可以好好享受京都美食。

事實上,餓著肚子去逛菜市場,真的不是個好主意,才剛走到錦小路頭第一間店高倉屋,我看到上次來京都發現的頂級美食——千枚漬,就忍不住試吃起來,每樣都給它好吃得不得了,幾乎想要每樣都打包的感情失控瞬間,幸好想到保存期限,千枚漬保存期限短,所以最後3人合買2包準備帶回小窩享用,由於對京漬物真的是太傾心了,我還是打包了3條不同口味的蘿蔔(保存期限較長)。

我本來就愛漬物,尤其是清脆爽口的醬菜,京都醬菜大多偏甜、清爽、口感輕脆,不像台灣醬菜顏色深、口味死鹹,也不像韓國什麼都是又紅又辣。對於喜歡醬菜的人,超級推薦京都最有名的醬菜「千枚漬」,通常有白色跟淡紫色兩種,幾乎所有的漬物店都有賣,京都老牌漬物店也很多,我吃過兩三家老店包括西利、高倉屋等等都不賴,旅遊書上推薦的村上重聽說千枚漬最出名,而且因為挑食材,所以有季節限定。

千枚漬其實就是蘿蔔,不過也有旅遊書說是荸薺,我對荸薺不是很了解,但是千枚漬的口感感覺就是蘿蔔,就是日本產圓圓肥短的品種,橫切成大圓薄片,白色清甜、淡紫色加了昆布及少許清爽淡辛的芥末味,我個人覺得西利的紫色好,高倉屋的白色讚,不過總而言之,這東西其實不便宜。

西利分店多,家大業大賣得比較貴,錦小路的高倉屋則便宜了100~200日圓,但是這東西一包5片薄片,要價500~700日圓,算起來大概要近200元台幣,真的有點頗貴。好處是,幾乎每家都給試吃,要買一定要吃吃看,不同老店味道就有點小不同,甚至我覺得,同樣是西利,我8個月前吃跟這次吃,感覺也不太相同。

至於無名小店或路邊攤,一樣的千枚漬,也有可能完全走味,第二天在北野天滿宮擺攤的千枚漬一包300日圓,吃起來卻一點清甜的蘿蔔味都沒有。

錦小路

肚子餓逛錦小路之大不妙,除了對美食的抵抗力降低之外,還有整個腳步完全被「吃」牽著走,雖說錦小路本來就是賣吃的,不過它也是個乾淨有特色的菜市場,各項京都特有的生鮮食材應有盡有,偏偏肚子餓,完全失去探索的好奇心,現在想想,已經不太記得除了可以馬上塞近嘴裡的食物之外,還有什麼特殊食材。

但是一條錦小路,大家還是大包小包收穫頗豐,除了下手特快的漬物之外,我還買了一盒390日圓的草莓,它新鮮可愛地放在圓圓像陀螺的柿子旁邊,起初我是被柿子吸引,像蕃茄一樣掛一整串的柿子,我是第一次看到,它外型有一點乾,但不像柿餅被壓得扁扁,所以有點不瞭這是柿餅還是新鮮柿子,其實,它長得有點長,也有別於日本脆柿圓胖的樣子。V小姐說,也許是柿乾。

賣柿子跟草莓的老婆婆很友善,笑臉盈盈,但是問她也沒用,日語聽也聽不懂。不過我愛京都就是這樣,京都人對觀光客超友善,不懂英文也會跟你講一堆,嘰哩咕嚕嘰哩咕嚕比手畫腳,猜一猜也有三分懂,不懂也是笑著跟你說再見,不像東京大阪人碰到溝通不良的就閃得大老遠。

我跟V小姐還站在丹波黑豆店前,傻傻地被要求試吃個不停。賣東西的歐巴桑超熱情,V小姐不過站在旁邊看了一下她賣啥,就用勺子送來一顆大甜豆,嘰哩咕嚕嘰哩咕嚕介紹著,連站在旁邊的我也有,一個來買菜的日本年輕媽媽跟她聊起來,嘰哩咕嚕咕嚕,聽不懂,反正那個年輕媽媽有吃的,我們兩個都有。

不同顏色的大甜豆,老實說不難吃,但有點甜,我不太愛,後來歐巴桑發現我們不是日本人,聽不懂她在講啥,她啊呀了一下,又嘰哩咕嚕嘰哩咕嚕地繼續講,然後又叫我們試吃,P美女也站了過來,3個女生站在路邊給她餵……老實說我真的是這種感覺。

大甜豆試吃過了,換蕃薯,這個讚,蕃薯甜得剛剛好,又有蕃薯香,3個女生都愛,買了一些,是說……其實也不便宜,但是白吃這麼久,真的是不好意思空手走開,合買一大包,邊走邊吃又可以回報歐巴桑餵食之恩。

旅遊書上介紹可買的東西甚多,我邊走邊吃一時也想不起太多,只記得還有一個豆腐甜甜圈要買。這東西聽說熱熱吃很讚,不會甜、口感軟軟的,300日圓一大包挺不賴,不過是油炸的,我吃一兩個就膩了。另外P美女又買了她熱愛的玉子燒,這東西我在東京吃過,不喜蛋皮配甜味。

終於在錦小路上找到一家麵店,原本就覺得錦小路似曾相似,看到這麵店,幾乎給它拿實了八、九十分,這裡我真的來過啊~

1999年2月第一次來京都,也是抵達的第一天下午,從二條城前的全日空飯店閒晃出去,亂無目的地走到一個像傳統菜市場的有頂街道,也是到處醬菜漬物、鮮果時蔬、魚蝦乾貨糖果餅乾的,然後在轉角找到一家麵店,雖然無法具體形容那已經模糊的印象,但是模糊的相似就是那麼相似。

記得附近有個澡堂,但那地方外表建築雖有點像,卻改成店家了。麵店也有點不同,感覺變更明亮寬敞、選擇也更多了,嗯,也多了英文菜單,還有會講英文的服務生。以前桌上也沒有隨時供應熱茶的保溫壺。

啊,有個地方一樣,牆上還掛著一塊塊牌子寫著菜單,我也依著牆上唯一有漢字可辨識的牌子點菜,上面寫著鹽燒什麼蔥什麼的,結果是鹽味烤雞大蔥烏龍麵。可能是鹽味的關係,有點鹹,但配烏龍麵很讚,烤雞加上烤大蔥,超好吃,那個鮮甜大蔥就是我後來買大蔥自己烤的發想。

天天居酒屋之虎連坊

錦小路的店家大約6點左右打烊,離開錦小路往新京極的時候迷了路,天氣超冷,初抵達的第一天,大家都很受不了這種跟台灣截然不同的冷度,總覺得氣溫在0度上下,天空時不時就飄下小雪,路面都是溼的,這種冷不到足以凝雪的氣溫最是寒凍,我沒帶手套,手指都是僵的,第一天幾乎不曾主動把照相機拿出來,因為手完全不想伸出口袋外。

幸好接下來在新京極買到不錯的手套,雖然比預算多了一點點,以為它打對折的說,結果不是,只是它混在打對折的商品中,但總算有手套了,麂皮(不知是不是仿麂皮)有防水防風,雖然內裡不甚暖,不過感覺比我第一次冬天來京都時的一般針織手套耐寒,從這天起,手套、毛帽不可一日或缺。

沒帶帽子的P美女則是找到屬意的保暖帽子。雖然理論上新京極的商店街應該比較便宜,不過其實並沒有如此,有時候我覺得京都的百貨公司如OPA、Luft還滿平價的,雖然東西不見得有特色。

第一天有點冷到,本來有點想找到一家懷念的居酒屋,但出發前晚睡眠少、精神不濟,加上一點點的小胃脹氣,最後還是在四條河原町附近隨機找了一家居酒屋休息。

相信大家只是累了,隨便找了一家看起來像樣的居酒屋進去,不過這家虎連坊其實也小有知名度,入口小小,其實二、三樓才是座位,二樓看起來像吧台,三樓則相當寬敞舒適,裝潢佈置也相當有格調,只是三樓窗邊坐了一桌正在發酒瘋……飲酒作樂的日本男人,為了遠離亂源,沒有選坐在窗邊,現在想想有點可惜。

虎連坊好像是連鎖店,這家位於木屋町通上,木屋町通上有條兩岸種植櫻花樹的小溪,雖然冬天不過是一樹枯枝,但從三樓的落地窗看下去,應該有不錯的好風景。

我們點了3樣小菜,3杯黑糖梅酒。亂點的小菜份量出乎意料地少,不算難吃,但是相對價格有點貴。黑糖梅酒倒是不賴,但是冰塊多得有點誇張。

想想有件事情讓我有點介意。我覺得每次在日本居酒屋點酒,服務生好像都會多問一句什麼,幾乎每家店都會問,但沒有一次搞懂他們在問啥,問酒要溫的還是冰的嗎?要不要加冰塊嗎?甚至我還以為他問我們是要一人一杯還是來一瓶?好像都不是,最後我們說ICE,他好像有點懂,又有點算了不要問好了的感覺,我想,他應該不會是在問我們是不是滿十八歲吧?

反正,最後我們都是喝到加冰塊的黑糖梅酒,只是,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像虎連坊加這麼多的,感覺我們像是點了一杯淋上黑糖梅酒醬的冰塊,一杯600日圓。

No comments: